• 封面
  • 书名页
  • 版权页
  • 福州市人民政府分管地方志工作的历任领导名单
  • 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领导名单
  • 曾在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任职领导名单
  • 《福州市志(1995-2005)》总编室
  • 第一册编辑部
  •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审查验收组
  • 1995年福州市城区图
  • 2005年福州市城区图
  • 图片专辑
  • 序一
  • 序二
  • 凡例
  • 目录
  • 总述
    • 一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,各项改革稳步推进
    • 二、基础设施日臻完善,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
    • 三、社会事业蓬勃发展,科教文卫体全面提高
    • 四、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,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
    • 五、民生问题得到较好解决,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
    • 六、正视差距,展望未来
  • 大事记
    • 1995 年
    • 1996 年
    • 1997 年
    • 1998 年
    • 1999 年
    • 2000 年
    • 2001 年
    • 2002 年
    • 2003 年
    • 2004 年
    • 2005 年
  • 第一篇 自然 政区
    • 第一章 自然环境
      • 第一节 自然地理
      • 第二节 自然资源
        • 一、土地资源
        • 二、矿产资源
        • 三、海洋资源
        • 四、陆地动植物资源
      • 第三节 自然灾害
        • 一、气象灾害
        • 二、地质灾害
    • 第二章 境域区划
      • 第一节 境域
      • 第二节 区划
    • 第三章 县( 市) 区概况
      • 第一节 鼓楼区
        • 一、经济发展
        • 二、城市建设
        • 三、社会事业
      • 第二节 台江区
        • 一、经济发展
        • 二、城市建设
        • 三、社会事业
      • 第三节 仓山区
        • 一、经济发展
        • 二、城乡建设
        • 三、社会事业
      • 第四节 晋安区
        • 一、经济发展
        • 二、城乡建设
        • 三、社会事业
      • 第五节 马尾区
        • 一、经济发展
        • 二、城乡建设
        • 三、社会事业
      • 第六节 福清市
        • 一、经济发展
        • 二、城乡建设
        • 三、社会事业
      • 第七节 长乐市
        • 一、经济发展
        • 二、城乡建设
        • 三、社会事业
      • 第八节 闽侯县
        • 一、经济发展
        • 二、城乡建设
        • 三、社会事业
      • 第九节 连江县
        • 一、经济发展
        • 二、城乡建设
        • 三、社会事业
      • 第十节 闽清县
        • 一、经济建设
        • 二、城乡建设
        • 三、社会事业
      • 第十一节 罗源县
        • 一、经济发展
        • 二、城乡建设
        • 三、社会事业
      • 第十二节 永泰县
        • 一、经济发展
        • 二、城乡建设
        • 三、社会事业
      • 第十三节 平潭县
        • 一、经济发展
        • 二、城乡建设
        • 三、社会事业
  • 第二篇 人口
    • 第一章 人口规模
      • 第一节 人口总量
      • 第二节 人口分布
        • 一、人口分布地区差异
        • 二、城乡人口分布
      • 第三节 人口密度
    • 第二章 人口变动
      • 第一节 自然变动
        • 一、出生
        • 二、死亡
        • 三、自然增长
      • 第二节 机械变动
        • 一、境内人口迁移
        • 二、境外人口迁移
      • 第三节 流动人口
        • 一、性别
        • 二、区域
        • 三、从业
    • 第三章 人口构成
      • 第一节 性别构成
        • 一、总人口性别比
        • 二、不同年龄段性别比
        • 三、性别比的地区差异
      • 第二节 年龄构成
        • 一、总人口年龄构成
        • 二、各年龄组人口构成
      • 第三节 民族构成
        • 一、各民族及其人口构成
        • 二、汉族和少数民族分布
      • 第四节 行业与职业构成
      • 第五节 姓氏构成
    • 第四章 人口素质
      • 第一节 身体素质
        • 一、平均预期寿命
        • 二、婴儿死亡率和残疾率
      • 第二节 文化素质
    • 第五章 婚姻与家庭
      • 第一节 婚姻
      • 第二节 家庭
    • 第六章 计划生育
      • 第一节 宣传教育
      • 第二节 晚婚晚育
      • 第三节 计生管理
        • 一、户籍人口生育管理
        • 二、流动人口生育管理
      • 第四节 优生优育
        • 一、优生
        • 二、优育
      • 第五节 机构
  • 第三篇 国土资源管理
    • 第一章 土地制度改革
      • 第一节 征地制度改革
      • 第二节 土地收储
      • 第三节 土地使用权出让
      • 第四节 土地使用权抵押
    • 第二章 地籍管理
      • 第一节 地籍测量
      • 第二节 土地登记发证
        • 一、用地登记
        • 二、用地发证
        • 三、农村建设用地登记发证
        • 四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用地发证
      • 第三节 城区土地分等定级
      • 第四节 地价评估
    • 第三章 土地保护与开发
      • 第一节 基本农田保护
      • 第二节 土地开发整理
        • 一、省、市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
        • 二、专项规划编制
    • 第四章 用地管理
      • 第一节 国家建设用地管理
      • 第二节 集体建设用地管理
      • 第三节 个人建房用地管理
    • 第五章 土地执法监察
      • 第一节 行政执法
      • 第二节 投诉受理与查处
    • 第六章 矿产管理
      • 第一节 资源储量管理
      • 第二节 秩序整顿
      • 第三节 采矿权管理
    • 第七章 机构
      • 第一节 市级管理机构
        • 一、福州市国土资源局
        • 二、派出机构
        • 三、事业单位
      • 第二节 县(市) 区管理机构
  • 第四篇 环境保护
    • 第一章 环境监测
      • 第一节 空气质量监测
      • 第二节 水质监测
      • 第三节 声环境监测
    • 第二章 环境质量
      • 第一节 空气环境质量
        • 一、空气指标质量
        • 二、空气质量日报制度
      • 第二节 水环境质量
        • 一、江河水质
        • 二、市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
        • 三、内河湖泊水质
        • 四、城区地下水水质
      • 第三节 声环境质量
        • 一、区域环境噪声
        • 二、功能区噪声
        • 三、道路交通噪声
    • 第三章 环境污染防治
      • 第一节 大气污染防治
      • 第二节 水环境综合整治
        • 一、重点流域整治
        • 二、工业污水治理
        • 三、饮用水源保护
        • 四、内河湖泊治理
      • 第三节 噪声污染防治
      • 第四节 固体废弃物处理
        • 一、生活垃圾处理
        • 二、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
        • 三、危险废弃物处理
    •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
      • 第一节 保护区建设
        • 一、自然保护区
        • 二、森林公园
        • 三、风景名胜区
      • 第二节 生态示范区建设
      • 第三节 野生动植物保护
    • 第五章 环境管理
      • 第一节 环保审批验收
      • 第二节 环境污染投诉查处
      • 第三节 排污费征收
      • 第四节 环保宣传教育
      • 第五节 机构
  • 第五篇 城乡规划
    • 第一章 规划编制
      • 第一节 总体规划
      • 第二节 城市分区规划
        • 一、鼓台分区规划
        • 二、新店分区规划
        • 三、鼓山分区规划
        • 四、仓山分区规划
        • 五、金山分区规划
        • 六、建新分区规划
        • 七、盖山分区规划
        • 八、长安分区规划
      • 第三节 其他规划
    • 第二章 规划管理
      • 第一节 规划审批管理
      • 第二节 规划监督管理
      • 第三节 机构
  • 第六篇 建筑
    • 第一章 勘察设计
      • 第一节 勘察 测绘
      • 第二节 工程设计
    • 第二章 施工技术
      • 第一节 地基与基础工程
        • 一、桩基工程
        • 二、深基坑支护技术
        • 三、地下室施工技术
      • 第二节 钢筋混凝土施工
        • 一、预拌混凝土
        • 二、高强度混凝土技术
        • 三、黏结预应力技术
        • 四、结构转换层厚板施工技术
      • 第三节 新型模板与脚手架应用技术
        • 一、清水模板
        • 二、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通用模板早、后拆支撑体系
        • 三、G—70 组合钢模板新工艺
        • 四、层压板组合梁无顶撑支撑技术
        • 五、脚手架
      • 第四节 防水工程
        • 一、屋面防水
        • 二、地下室防水
      • 第五节 钢结构施工技术
    • 第三章 施工企业
      • 第一节 总承包企业
      • 第二节 专业承包企业
      • 第三节 劳务分包企业
      • 第四节 企业改制
    • 第四章 建筑业管理
      • 第一节 建筑市场管理
        • 一、市场整顿
        • 二、招标投标
      • 第二节 建筑工程监管
        • 一、质量管理
        • 二、安全文明监管
      • 第三节 机构
  • 第七篇 房地产
    • 第一章 住房制度改革
      • 第一节 住房分配货币化
      • 第二节 住房公积金归集和使用
      • 第三节 公有住房出售
      • 第四节 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
        • 一、经济适用房建设
        • 二、廉租房建设
    • 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
      • 第一节 拆迁安置
      • 第二节 开发投资
      • 第三节 新区开发
      • 第四节 开发企业
    • 第三章 商品房市场
      • 第一节 新建商品房
      • 第二节 二手房
    • 第四章 管理
      • 第一节 产权产籍管理
      • 第二节 房屋租赁管理
      • 第三节 房屋中介管理
      • 第四节 物业管理
      • 第五节 机构
  • 第八篇 市政公用建设
    • 第一章 市政设施建设
      • 第一节 城市路桥
      • 第二节 排水排污设施
      • 第三节 路灯设施
        • 一、灯具灯杆
        • 二、变压器
    • 第二章 公共交通
      • 第一节 车辆
      • 第二节 营运
      • 第三节 行车安全
    • 第三章 城市供水
      • 第一节 供售水
      • 第二节 水质检测
      • 第三节 管网建设
      • 第四节 节水
        • 一、计划供水
        • 二、节水措施
    • 第四章 城市燃气
      • 第一节 燃气供应
      • 第二节 质量与安全管理
    • 第五章 地下热水( 温泉)
      • 第一节 集中供热
      • 第二节 新热源开发利用
        • 一、闽侯双龙村与光明村温泉入榕工程
        • 二、连江贵安温泉资源开发
        • 三、螺洲地热勘探
      • 第三节 资源保护与管理
        • 一、规划编制
        • 二、开发利用管理
        • 三、温泉使用权出让
  • 第九篇 园林绿化
    • 第一章 公园景区建设
      • 第一节 城市公园建设
      • 第二节 鼓山风景区建设
    • 第二章 城市绿化
      • 第一节 道路绿化
      • 第二节 广场绿化
        • 一、福州广场
        • 二、青春广场
        • 三、则徐广场
        • 四、天马广场
      • 第三节 绿化工程
        • 一、于山景区整治
        • 二、内河绿化
        • 三、环福州绿色屏障
    • 第三章 古树名木
      • 第一节 普查
      • 第二节 保护
    • 第四章 管理
      • 第一节 绿化养护管理
      • 第二节 全民义务植树管理
      • 第三节 机构
  • 第十篇 城市管理
    • 第一章 环境卫生管理
      • 第一节 道路清扫
      • 第二节 垃圾与粪便处理
        • 一、垃圾收集处理
        • 二、粪便处理
      • 第三节 设施设备
        • 一、公共厕所
        • 二、垃圾转运场(站)
        • 三、垃圾处理场
        • 四、果皮箱
        • 五、专用车辆
      • 第四节 环卫队伍
    • 第二章 内河治理
      • 第一节 综合整治工程
      • 第二节 内河引水工程
      • 第三节 内河日常管理
    • 第三章 建筑渣土管理
      • 第一节 渣土处置申报、审批管理
      • 第二节 渣土工地管理
      • 第三节 渣土运输线路保洁
    • 第四章 城建监察与执法
      • 第一节 市容环境卫生监察
      • 第二节 城市规划监察
      • 第三节 市政工程设施与公用事业监察
    • 第五章 机构 队伍
      • 第一节 机构
      • 第二节 队伍
  • 第十一篇 交通
    • 第一章 公路
      • 第一节 路桥建设
      • 第二节 公路运输
        • 一、客运
        • 二、货运
      • 第三节 机构与管理
        • 一、机构
        • 二、管理
    • 第二章 铁路
      • 第一节 铁路建设
      • 第二节 铁路运输
        • 一、客运
        • 二、货运
      • 第三节 机构与管理
        • 一、机构
        • 二、管理
    • 第三章 民航
      • 第一节 长乐机场建设
      • 第二节 航空运输
        • 一、客运
        • 二、货运
        • 三、航线航班
      • 第三节 机构与管理
        • 一、机构
        • 二、客户服务
        • 三、安全管理
    • 第四章 水路
      • 第一节 水路运输
      • 第二节 机构与管理
        • 一、机构
        • 二、管理
    • 第五章 港口
      • 第一节 港口建设
      • 第二节 港口生产
      • 第三节 机构与管理
        • 一、机构
        • 二、管理
  • 第十二篇 邮政 通信
    • 第一章 邮政
      • 第一节 邮路
      • 第二节 业务
        • 一、函件
        • 二、包件
        • 三、报刊发行
        • 四、特快专递
        • 五、汇兑
        • 六、集邮
      • 第三节 机构与管理
        • 一、机构
        • 二、网点设施
        • 三、管理
    • 第二章 通信
      • 第一节 固定电话
        • 一、装机
        • 二、公用电话
      • 第二节 移动电话
      • 第三节 电报 传真
        • 一、电报
        • 二、传真
      • 第四节 无线寻呼
      • 第五节 互联网 宽带
      • 第六节 机构与管理
        • 一、电信
        • 二、移动
        • 三、联通
  • 《福州市志(1995—2005)》第一册撰稿人、摄影者名单
  • 封底